H13鋼是世界上廣泛使用的熱作模具鋼。該鋼具有良好的熱強度、韌性和淬火性。廣泛應用于熱鍛模、銅鋁合金壓鑄模等生產領域。它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熱作模具鋼之一。眾所周知,電渣重熔冶煉工藝正在改進H13模具鋼的質量有重要作用,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國產H13鋼最常見的生產工藝仍然是傳統(tǒng)的電爐冶煉。與電渣重熔冶煉相比,電爐冶煉工藝的優(yōu)點是可以節(jié)省20%~30%的生產成本。因此,如果通過合理的鍛造工藝和熱處理工藝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電爐鋼的質量、性能和使用壽命,將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。因此,一些人系統(tǒng)地研究了不同的鍛造比較電爐冶煉生產H對13鋼的組織和機械性能的影響,并對其規(guī)律進行總結和分析,對傳統(tǒng)電爐鋼的生產和發(fā)展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。
撫順鋼廠常規(guī)生產的試驗材料H13電爐鋼錠,上直徑410mm,下口直徑330mm,單向熱鍛拔長后,鍛造比分別為2、4、6、10,830℃球化退火小于30~40℃/h慢慢降溫到500℃鋼錠的化學成分見表1。
表1 試驗鋼的化學成分(質量分數(shù)) %
成分
C
Mn
Si
S
P
Ni
Cr
V
Mo
Cu
含量
0.415
0.42
1.13
0.0025
0.021
0.16
4.98
0.99
1.32
0.12
在鋼錠心部和直徑1/4的邊緣切割樣品,觀察鋼錠橫向不同部位的鑄造組織;鋼錠退火后,切6個標準,10個垂直不同位置mm×10mm×55mm夏比V型缺口沖擊試樣采用JB30B沖擊試驗機測量淬火和回火的沖擊性能,觀察其斷口形狀,測量淬火和回火不同部位的硬度和組織差異。質量調節(jié)沖擊樣品的熱處理工藝為1030℃保溫30min后油冷淬火,600℃×2h回火兩次。用4%硝酸酒精腐蝕金相樣品LEICA MEF4M光學顯微鏡和S-4300冷場發(fā)射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對顯微組織進行觀察分析;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評級標準采用GB/T10561-2005。為保證實驗數(shù)據及其變化規(guī)律的準確性,本試驗使用的所有材料均爐鋼錠,退火淬火工藝完全一致。
H13模具鋼熱處理工藝
1.市場上提供的預熱處理 H13鋼和模坯在鋼廠進行退火熱處理,確保金相組織良好,硬度適當,加工性好,無需退火。但廠家改鍛后破壞了原有的組織和性能,增加了鍛造應力,必須重新退火。
等溫球化退火工藝為860~890℃加熱保溫2h,降溫到740~760℃等溫4h,爐冷到500℃左右出爐。
2.淬火和回火 模具淬火工藝規(guī)范要求韌性好:加熱溫度1020~1050℃,油冷或空冷,硬度54~58HRC;模具淬火工藝規(guī)范要求熱硬度為主,加熱溫度為1050~1080℃,油冷,硬度56~58HRC。
回火溫度為530~560℃,硬度48~52HRC;回火溫度560~580℃;硬度47~49HRC。
回火應進行兩次。在500℃回火時出現(xiàn)回火二次硬化峰,回火硬度最高,峰值55HRC但韌性最差。因此,回火工藝應避免500℃左右為宜。根據模具的使用需要,在540~620℃范圍內回火較好。
淬火加熱應預熱兩次(600~650℃,800~850℃),減少加熱過程中產生的熱應力。
3.化學熱處理 H13鋼氣體氮或氮碳共滲可進一步加強模具,但其氮化溫度不應高于回火溫度,以確保心臟強度不降低,從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。
結果表明,在相同的鍛造比下H13電爐鋼的橫向沖擊明顯小于縱向,鋼錠的橫向、縱向邊緣到心臟的沖擊越來越差;不同的鍛造對橫向沖擊影響不大,縱向沖擊隨著鍛造比的增加而增加。研究表明,單向熱鍛拔長不能有效提高鋼的橫向止裂性能;電爐H熱作模具鋼的鍛造比控制在4~6范圍內比較合適。
免責聲明:本文為網絡轉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但由于轉載較多,或不能確認真正的原始作者,只注明轉載來源,如果錯誤的來源,涉及作品版權問題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第一次協(xié)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!
還有更多精彩的內容,繼續(xù)閱讀!模具鋼淬火裂紋分析及解決方案
鋼顏色與溫度的關系對照表
模具熱處理24個知識問答
模具熱處理中的缺陷及預防
熱加工企業(yè)名單,熱加工企業(yè)網站免費收錄!www.chinarjg.net